看了這個標題你可能會說,這不是扯淡嗎?客戶就是經銷商,經銷商就是客戶。有區別嗎?沒有嗎?本來我也以為這不算是個問題,以前就有不少這樣的企業問我,前兩天又碰到了這個問題。他先問的我批發商和經銷商有什么區別,我當時也沒有放在心上,就說,批發商就是批來批去發財的主,他不管你的產品是什么,只要有人要,他也有錢賺就批;經銷商是經營企業,銷售產品的商家,是做事情的人。
后來邊喝茶邊聊天,就談到了品牌,我說牌子和品牌其實就隔著一層窗戶紙,向昨走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牌子,向右走則是道路曲折,前途滿滿,但有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,多少牌子怕困難,選擇了向左走的輕松,在輕松中逐漸的喪失了自我。比如山東的很多潤滑油企業,為了銷量,生產××重汽、大眾××、美國××,迎合了渠道,滿足了終端,獨獨是放棄了衣食父母的消費者,也有想滿足消費者“便宜”心理的,便降低價格,可正常生產,基礎油添加劑的價格是不可能降低的,唯有偷工減料,有的干脆干起了貍貓換太子活計,和抽鴉片一樣,一次就上癮,尤其是摩油,從9.8一瓶,降到8.2,現在市場上竟然還有大批4塊多一罐的產品,我就想,現在500ml的礦泉水都要至少一塊,你的潤滑油難道是水?當企業關門大吉的時候,扔下一句話:這世界很精彩,這世界很無奈。卻不說自己其實是一直在自尋死路。
2007年,我寫了篇《某品牌必死》的文章,當時該牌子的老板揚言要做掉我,我說這是正常的言論,我是在分析這個牌子的運作模式沒有生存基礎,雖然現在有一些客戶,但并沒有穩定的渠道,最終會消失,但我很欣賞你所說的:為經銷商提供賺錢的工具,同時,也沒有批評你個人和企業,而是善意的提醒,這樣操作的企業,將會陷入走馬燈一樣更換牌子的漩渦,而企業也難以做大——方向錯了,越努力走的越遠!在2009年的青島汽配會上,再次見到了該老板,依舊是特裝,依舊是推兩個牌子,只是沒有了“某耐馳”,而這兩個牌子,依舊延續了他的運作模式,一個是××殼,一個是××孚,不知道這樣的兩個牌子會在市場上存活多久。
為什么我說這樣的牌子難以存活呢?原因千萬條,其實根本的就一條,那就是他們只有客戶,沒有經銷商??蛻羰鞘裁?,只要購買你產品的,都是你的客戶,買了你一瓶的也是你的客戶,訂了你10萬貨的也是你的客戶,像“安耐馳”、“××殼”這樣的牌子,只是一些汽配商、批發商的炮灰,蒙一個用戶算一個,不可能有長期經營你的打算,說的難聽點就是:你本來不是良家婦女的,還指望人家純情嗎?能和你搞“一夜情”的也不是好東西,更不是什么善類!他們無非是看你像那么(殼牌、美孚、嘉實多、長城……)一點,才訂些貨,忽悠一下善良的老百姓,這還是好的,他們干的更多的勾當是直接銷售假貨,你指望土匪地痞流氓給你打天下,到底是誰的錯誤。
那么,為什么有些牌子看起來也算是清純,也沒有干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,可還是沒有好的發展呢?原因是你遇人不淑,總想走捷徑,遇到個拋媚眼的流氓就以為撞見了真情,就打包下嫁,收款、發貨,然后是癡癡的等“負心漢”,其實人家根本不是負心漢,是你著急的出嫁。我在某篇文章里面,說到了“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收獲”,你選擇了什么樣的客戶,你也就是什么樣子。很多企業說起來也有不少客戶,可回頭的沒有幾個,企業總是狗熊掰棒子一樣,來一個走一個,而前文說的“經銷商”卻沒有幾個,即使有,也覺得企業不靠譜,和你做著“鴛鴦蝴蝶夢”,只要有更好的選擇,立即離你而去。
如果你的牌子,有一定意義,也不想僅僅養家糊口,我還是希望你能耐得住寂寞和誘惑,努力開發經銷商,而不要談客戶?;蛟S在前進中有很多波折,甚至紅燈等待,但只要你找到告訴入口,就能一躍而上!我們潤道認為: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今天,你還不努力去準備?!